菜根谭(73句文案短句)

2023-04-22 10:56:53

菜根谭

1、《菜根谭》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儒家经典,是一部论述修养、人生、处世、出世的语录集。其文字简练明隽,兼采雅俗,言辞中流露出山林意趣,渗透着万物一体的世界观。

2、孤云出岫,去留一无所系;朗镜悬空,静躁两不相干。《菜根谭》

3、静中静非真静,动处静得来,才是性天之真境;乐处乐非真乐,苦中乐得来,才是心体之真机。

4、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,有必要记住这个道理,合理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难题,才能使人活得轻松、坦然。《菜根谭》读后感3寒假里,给孩子买了一本《菜根谭》让她在寒假里读,八岁的女儿根本无法理解每一段语录背后的含义,向我求救,让我给她读和讲,于是借此机会我第一次翻开了这本《菜根谭》。

5、如果说努力工作是摇钱树,那么节俭就是聚宝盆。

6、从凿壁偷光到萤囊映雪,古人的无数事例告诉我们,成功不是随机的好运,而是勤奋的累积。(菜根谭)。

7、有俭,家才能兴;有勤,人才能立;有宽,心才能融。

8、一个坚守道德规范的人,虽然有时会遭受短暂的冷落;可那些依附权势的人,却会遭受永久的凄凉。大凡一个胸襟开阔的聪明人,能重视物质以外的精神价值,并且又能顾及到死后的名誉问题。所以他们宁愿承受一时的冷落,也不愿遭受永久的凄凉。扩展资料创作背景:

9、人不过是沧海一粟,众生一脉,先懂得道理,才能开启真谛。

10、你听过吗?这是在《菜根谭》中的一则,说了在一个静的地方,很安静,这不是真正的静,要在一个喧闹的地方静下来,才是真正的静。

11、世人为荣利缠缚,动曰尘世苦海。不知云白山青,川行石立,花迎鸟笑,谷笑樵讴,世亦不尘、海亦不苦、彼自尘苦其心尔。《菜根谭》

12、而如何才能启动自净功能呢从我的体会来看,自净功能来自对社会的诸多反省,简单点说就是来自我们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、烦恼、挫折,与其与人争利、得失都烦恼、成天累心,不如放下,做好本分事,简单一点好。《菜根谭》读后感12《菜根谭》是一部教人为人处世的哲理短文,共分十章,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比陈述或论证利与害、得与失,充满哲理思辨意味。短文多用对偶,两句一组,对仗工整,含义深刻,细读之,觉得特中肯綮。作者定是一个饱经沧桑、老于世途的高人,既有出世的逍遥达观,又有入世的淡泊宁静,言辞恳切,不冰不火,恰到分寸又能一语破的。

13、手捧一本《菜根谭》,其中各种良言犹如春风轻拂心田,细细读之,慢慢思之,启人心智,发人深省。关于《菜根谭》的读后感范文7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,源远流长。历史的长河不断地冲刷、洗礼中留下一颗颗瑰丽无比的明珠。《菜根谭》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!《菜根谭》是一本怎样的书呢?古人云:“谭者,谈也。性定根香。”花香可以用鼻来品味,果香可以用口来品味,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。

14、净从秽出,明从暗出粪虫至秽,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,化为萤而跃彩与夏月《菜根谭》

15、这就是著名的希尔顿饭店和他首任经理的传奇故事。

16、清能有容,仁能善断,明不伤察,直不过矫,是谓蜜饯不甜,海味不咸,才是懿德。

17、心不可不虚,虚则义理来居;心不可不实,实则物欲不入。--洪应明《菜根谭》

18、领略自然风光之美,感谢生存于世之福。造物之神奇,在大自然中随处可以表现出来,只是我们天眼要开,面对美境才能豁然开朗,融会贯通,我们对自然的领略,既是对其美的欣赏,也是对其所以为美的震撼;既可作修心养性之用,也可作信仰终极之体。

19、一点不忍的念头,是生民生物之根芽;一段不为的气节,是撑天撑地之柱石。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,一缕一丝勿容贪冒,变可为万物立命、天地立心矣。——洪应明《菜根谭》

20、总的说来,《菜根谭》在本质上是一本有关安身立命的书。正如《菜根谭》序文里头讲的一个故事:乾隆年间,有一个处于官宦仕途的人,在朝廷里边居于要职。他经历了许多人生世象,在不断的升迁与贬官过程中,得了一场重病。在病难中,回想往事,无论是人生险境,还是人生乐境,世事总是匆匆忙忙,最后悟通自己在人生追逐当中,总是随着外在事情的变化或高兴或愁闷,心事总被外物牵拌,不免心神疲劳,所以导致重病一场。这说明我们需要有一种达观甚至有些超脱的思想,常言说“计划总赶不上变化”。我们要做好计划,但当计划无法在经过努力后实现,我们当然需要反省;同时,我们还应有一种豁达从容的态度。

21、洪应明的悟性与志趣是常人不能及的,他在忙碌采蜜的蜜蜂上看到人情世态,由回巢栖息的燕子感受到清雅的情趣。他认为研究学问的人要有清明的领悟能力,和事物接触的时候都会有所领悟。

22、立百福之基,只在一念慈祥;开万善之门,无如寸心挹损。洪应明《菜根谭》

23、攻人之恶勿太严,要思其堪受;教人之善勿过高,当使其可从。

24、东海之中,波澜起伏,从来没有静止不动的波浪,人世的事情也同样有不平,那么对待人世的事情何必常感到愤怒或惋惜呢?北邙山上,坟墓密集,已看不到空闲的地方,由此可知人生都不免一死,那么对待人生应该乐观超脱。

25、节俭是大智慧,不是小聪明。节俭并不是反对享受生活,而是要在合理的基础上。

26、《菜根谭》中说:千金难结一时之欢,一饭竟致终身之感。盖爱重反为仇,薄极反成喜也。

27、富翁为这个侍者买下了一座大酒店,并深信他会经营管理好这个大酒店。

28、心体澄澈,常在明镜止水之中,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;意气和平,常在丽日光风之内,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洪应明《菜根谭》

29、大聪明的人,小事必朦胧;大懵懂的人,小事必伺察。——《菜根谭·评议》

30、《菜根谭》让你乐观豁达,正如有句格言所形容:闲看庭前花开花落,静观天上云卷云舒。

31、大意:权利和财势,以不接近这些的人为清白,接近而不受污染就更为清白;权谋术数,以不知道才算高明,知道而不使用就更为高明了。

32、静中不落空,动处有受用。“静”是心理上闲适自然,暂时不需要行动的状态。在安静时适度放空自己,有利于调整情绪;但是不能耽于空想无益之事,应学会驰骋想象力,到行动时果断执行。

33、若这种真心能常有该多好,可希望之心偏偏难以全消,于是心灵会感觉惭愧不安,到最后才幡然悔悟而有改过向善的意念出现。能够忍受吃粗茶淡饭的人,他们的操守多半都像冰一般清,纯玉一般沌白。

34、独处守心,群处守口。话太多的人容易遭受祸患。

35、径路窄处,留一少与人行;滋味浓的,减三分让人尝。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。

36、她老公却说:“人家不方便一辈子,我们就不方便这三小时而已。”

37、大手大脚只图一时享乐不可取,生活还需要未雨绸缪,精打细算。

38、《菜根谭》一部传世名作,被誉为“史上最治愈的书”,曾经为无数迷茫中的人拨开云雾,堪称一奇书。《菜根谭》的作者是明代思想家洪应明,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。

39、我喜欢《菜根谭》。它淡雅的眉目下是一双历世阅人的慧眼。它宛如一溪清泉,荡涤人心的积郁,使人澄怀物象,进而得以超然物外,静观世界,参悟人生。关于《菜根谭》的读后感范文6谭以菜根名,固自清苦历练中来,亦自栽培灌溉里得,其颠顿风波,备尝险阻可想矣。淡淡乏味的菜根中有着无限真味的存在,犹如暖春吹拂的微风逼退寒冬的冷意。

40、只有放下痛苦才能拥抱欢乐,放下坏的,才可能得到好的。

41、不夸妍洁,谁能丑污?原句:有妍必有丑为之对,我不夸妍,准能丑我?有洁必有污为之仇,我不好洁,谁能污我?——洪应明《菜根谭》

42、既觉真现而妄难逃,又于此中得大惭忸。蔾口苋肠者,多冰清玉洁;衮衣玉食者,甘婢膝奴颜。盖志以澹泊明,而节从肥甘丧也。

43、墨子曾回答他的学生子禽说:话说个没完没了有什么好处呢?比如池塘里的青蛙天天叫,弄得口干舌燥,却从来没有人注意它。但是雄鸡,只在天亮时叫两三声,大家听到鸡啼就知道天要亮了,于是都注意它。

44、也有很多人听不得别人的夸奖,别人一夸,整个人就飘起来,说什么他都能答应。但这种因一时兴奋许下的承诺多半不会办成,话说的太满,自己又办不到,让别人不快不说,还给自己添堵,白白使自己的信誉受损。

45、忙里要偷闲,须先向闲时讨个把柄;闹中要取静,须先从静里立个根基。——洪应明《菜根谭》

46、境由心造,不管对事还是对人,站在对方立场,关系就会多几分融洽,周围也会多几分正能量,因此你也就会多几分幸福。

47、爱是万缘之根,当知割舍,识是众欲之本,要力扫除。

48、白日欺人,难逃清夜之鬼报;红颜失志,空贻皓首之悲伤。——洪应明《菜根谭》

49、立业建功,事事要从实处着脚,若稍慕虚名,便成伪果;讲道修德,念念要从虚处立基,若稍计功效,便落尘俗。

50、所以好关系应该是,把别人的想法当回事,自然会看到别人的优秀,还会理解别人也有达不到的局限。

51、由嘉靖朝开始显露端倪的内忧外患至此更加深重起来,有识之士的思想异常沉闷,无法从当时十分激烈的社会矛盾中解脱出来,于是就会有人形诸笔墨,表达时代的心声。

52、为善而欲自高胜人,施恩而欲要名结好,修业而欲惊世骇俗,植节而欲标异见奇,此皆是善念中戈矛,理路上荆棘,最易夹带,最难拔除者也。须是涤尽渣滓,斩绝萌芽,才见本来真体。——洪应明《菜根谭》

53、其实,在这个世界上,人人都是服务员,一个人服务别人的热情与能力有多大,人生的运气和成就就有多大。

54、静中静非真静,动处静得来,才是性天之真境;乐处乐非真乐,苦中乐得来,才是心体之真机。——洪应明《菜根谭》

55、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,学道者须加力索;水到渠成,瓜熟蒂落,得道者一任天机。——洪应明《菜根谭》

56、这是告诫人们,处世要有分寸,进退要有涵养。

57、孔子一听就说:“不可以,子夏这个人比较吝啬,我借的话,他不给我,别人会觉得他不尊重师长;给我,他肯定要心疼。”

58、定云止水中,有鸢飞鱼跃的景象。风狂雨骤处,有波澜恬静的目光。——洪应明《菜根谭》

59、处治世宜方,处乱世宜圆,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;

60、心体光明,暗室中有青天;念头暗昧,白日下有厉鬼。洪自诚《菜根谭》

61、《菜根谭》的内容是儒家通俗读物,采儒、释、道三家之精髓,以心学、禅学为核心,拥有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等大道,同时由于它融处世哲学,生活艺术,审美情趣这些特色,它也是一部使人奋发向上的中国文学作品。

62、这本是老庄的产物,洪应明取其神进行说明,将其变成体系化,让自己的观点不仅有据可依,又显得正统。他说“躯壳的我要看得破,则万物皆空而其心常虚,虚则义理来据”,又说“而一念及病时,便兴似寒灰;名利饴甘,而一想到死地,便味如咀蜡”,清心寡欲得让人险些丧失味觉。他不像老子直接说“为无为,则无不治”,也不像庄子愤愤劝道“不夭斤斧,物无害者,无所可用,安所困苦哉”,更不想列子挑明了说“天地无全功,圣人无全能,万物无全用”,总归在“无能”二字上。所以洪应明话说得很漂亮,让自己成为《菜根谭》处事规则的生动标榜。

63、洪应明抄袭了释氏的玄妙,却发展了他们的空灵,传播了佛家的禅宗。例如“彩笔描空,笔不落色,而空亦不受染;利刀割水,刀不损锷,而水亦不留痕”、“心与竹俱空,问是非何处安脚?”、“胸中涤去数斗尘,语言方觉有味”等,都是这种特点的体现。

64、心体澄澈,常在明镜止水之中,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;意气和平,常在丽日光风之内,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--洪应明《菜根谭》

65、原来,那个深夜他接待的是一个亿万富翁和他的妻子。

66、琴棋诗画、山川云物,这些事物本身没有固定的品性,是随着人们的见识不同而有高低的领悟,所以阅读书籍与研究事理,要先提高自己的志趣。

67、鹰立如眠,虎行似病,正是它摄人噬人的手段处。故君子要聪明不露,才华不逞,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。--洪应明《菜根谭》

68、你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,但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态

69、我最终明白了,我在学校里努力学习,刻苦读书中取得的欢乐才是真的欢乐。我必须会做到这些的。《菜根谭》这本书是对我有好处,我会把这本书保存得很好,认真学习。《菜根谭》读后感11我读这句话的时候,会想到工作中接触到的人,比我年龄小的刚踏入社会的、比我年龄大的饱经世故的。常听人们说年轻人像一张白纸,可塑性强;而有一定阅历的人,就很难调教,只能由着他去了。

70、“做人无甚高远事业,摆脱俗情便入名流,为学无甚增益工夫,减除得物累,便臻圣境。”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,只要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,就能跻身于名流,做学问也没有什么诀窍,只要摈除外物的诱惑,便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了。如果我们没有被名利所左右,便专心致力与一项事业,只要能摆脱俗情物欲。做到淡泊明智,志存高远。如果追求华服美食,这些贪图物质享受的做法还在继续,那我们就是真的活着没什么意义了。真的没有必要去屈膝奉承,一切随遇而安。

71、处治世宜方,处乱世当圆,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;待善人宜宽,待恶人当严,待庸众之人宜宽严互存。《菜根谭》

72、《菜根谭》将重构社会文化心态的起点放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身修养之上。他要求人们“昨日之非不可留”,一旦坚持这些错误,不加以彻底改正,那么,终有一日,死灰复燃,阻碍自己对事理、天理的追求,因此,在闲暇无事之时,就要认真反省自己是否有不纯杂念存在。

下一篇:没有了
上一篇:2023孟怡的委屈微信说说(真挚的荒唐的你的我的混成一团来扰)
返回顶部小火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