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名言精选摘抄大全【摘抄文案100句】
一、孔子名言精选
1、一个人要张开耳目,会发现处处皆是学问;学习时要确认消息是真实的吗、确认消息是善意的吗、确认消息是真的这么重要吗?
2、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;精选孔子的名言关于谦虚精选孔子的名言关于谦虚1春秋·孔子《论语·几佾(yì议)》。本句大意是:每件事情都要请教。《论语·八佾》载:“子入太庙,~”。孔于是一个学识非常渊博的人,有弟子三千,日日向他求教。可他并不自满自足,遇见不懂的事情,还是一一向别人请教。这种虚怀若谷、不耻下问的精神,千秋以下,仍可作为楷模。
3、孔子语录: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“文”也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4、盖有不知而作者,我无是也。多闻,择其善者而从之;多见而识之。
5、释义:君子心胸宽广,能够包容别人;小人爱斤斤计较,心胸狭窄。
6、言必信,行必果。——孔子
7、·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(出处)《论语·述而篇第七》(译文)三人同行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。
8、“德政”是儒家思想。
9、1过,则匆惮改。
10、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!
11、·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。(出处)《论语·卫灵公第十五》(译文)君子求自己,小人求别人。
12、三军可夺师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
13、君子有九思:视思明,听思聪,色思温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问,忿思难,见得思义。《季氏》译文:君子要有九种考虑:看到的时候要思考是否看明白了,听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,待人接物的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,容貌态度要考虑是否恭敬,说话要考虑是否诚恳,办事要考虑是否认真,遇到疑难问题要考虑如何向别人请教,怨怒发作前要考虑将引起的后果,看到名利时要考虑得到它是否合乎道义。
14、(译文)孔子说:“我十五岁立志学习,三十岁立足于社会,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,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,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,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,又不超出规矩”
15、名不正,则言不顺;言不顺,则事不成;……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,言之必可行也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;关于孔子的名言名句精选
16、执德不弘,信道不笃,焉能为有,焉能为亡。
17、人莫知其子之恶,莫知其苗之硕。——孔子《大学》(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,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。)
18、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
19、7)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
20、·色厉而内荏(rěn),譬诸小人,其犹穿窬(yú)之盗也与?(出处)《论语·阳货篇第十七》(译文)外表严厉内心虚弱,若用小人来做比喻,大概就像个钻洞爬墙的小偷吧!
二、孔子名言精选摘抄大全
1、·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(出处)《论语·宪问篇第十四》(译文)用正直来报答怨恨,用恩德来报答恩德。
2、十子曰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《论语》
3、言必信,行必果。《论语·子路》译文:说话一定守信用,行动一定坚决果断。
4、(《诗经》三百篇,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:“思想纯正,没有邪恶。”
5、子曰:“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知者动,仁者静。知者乐,仁者寿。”——《雍也》
6、孔子语录:富润屋,德润身,心广体胖,故君子必诚其意。——摘孔子《大学》
7、·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(出处)《论语·泰伯篇第八》(译文)不在那个职位上,就不要考虑那职位上的事。
8、以文会友,以友辅仁。
9、子曰:“可与言而不与之言,失人;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,失言。知者不失人,亦不失言。”——《卫灵公》
10、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《学而》
11、·加我数年,五十以学易,可以无大过矣。(出处)《论语·述而篇第七》(译文)再给我几年时间,到五十岁学习易经,如果把易经搞通,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。
12、仁者不忧、智者不惑、勇者不惧。
13、1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
14、(释义)孔子说:“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,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同他做伙伴。”
15、片言可以折狱者,其由也与!
16、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
17、翻译:君子的为人之道是: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。小人的为人之道是:外表色彩鲜明,但渐渐地消失了。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: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,简朴而有文彩,温和而又有条理,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,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,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,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。
18、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
19、1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;孔子名言名句100条精选
20、·天下有道则见,无道则隐。(出处)《论语·泰伯篇第八》(译文)天下有道就出来做事;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。
三、孔子最经典的十句话
1、子曰:"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"。
2、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?五十而无闻焉,斯亦不足畏也已。
3、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
4、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5、芝兰生于幽林,不以无人而不芳;君子修道立德,不为穷困而改节。——孔丘
6、翻译:爱好学习接近智慧,努力行善接近仁德,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。
7、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孔子
8、孔子语录: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9、人莫知其子之恶,莫知其苗之硕。
10、君子有三戒: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;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;及其老也,血气既衰,戒之在得。《季氏》译文: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戒:青少年时期,血气还未养成,要警惕不可迷恋女色;到了壮年时期,血气正在旺盛,要警惕不可争强好胜;等到年纪变老,血气已经衰退,要警惕不可贪得无厌。
11、兴于《诗》,立于礼,成于乐。孔子
12、由,诲汝知之乎!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13、·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(出处)《论语·颜渊篇第十二》(译文)自己不愿意要的,不要强加给别人。
14、孔子关于人生的名言名句
15、12)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。——《论语·宪问》
16、所谓诚其意者,毋自欺也,如恶恶臭,如好好色,此之谓自谦,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——孔子《大学》(所谓意念诚实,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,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,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,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,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。)
17、表面上看来毫无价值的东西,会给人心一个淡定的起点。
18、择可劳而劳之,又谁怨?欲仁而得仁,又焉贪?
19、不贰过。(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。)——孔子《论语·雍也》
20、12)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。
四、孔子名言精选14句竖行
1、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 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。
2、(释义)孔子说:“见到贤人,就想向他看齐;见到不贤的人,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。”
3、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《论语·里仁》译文:看到贤人,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;看到不贤的人,就应该自我反省。
4、10恭而无礼则劳,慎而无礼则葸,勇而无礼则乱,直而无礼则绞。
5、贤贤易色;事父母能竭其力;事君能致身;与朋友交言而有信。虽曰未学,吾谓之学矣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6、·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(出处)《论语·述而篇第七》(译文)教导学生,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,不要去启发他;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,不要去引导他。
7、不患贫而患不均,不患寡而患不安。——孔丘
8、子曰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
9、(翻译)孔子说:“君子没有什么可争抢的事情。如果有的话,那一定是比赛射箭吧!比箭时,先相互作揖致意,然后上场;比赛完毕下场后又互相敬酒。这才是君子之争。”
10、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;有若无,实若虚,犯而不校。
11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12、1政者正也,子帅以正,孰敢不正?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;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。
13、(陕师大万科中学吴萍老师整理)
14、不患莫己知,求为可知也。解释: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,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。
15、居是邦,事其大夫之贤者,友其士之仁者。
16、行己有耻,使于四方,不辱君命,可谓士矣。
17、(译文)孔子说:“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;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。”
18、20)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
19、赏析:这句话出自春秋·鲁·孔子《论语》。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,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?就象牛车没有了輗,马车上没有了軏,还靠什么行走呢?
20、兴于诗,立于礼.成于乐。
五、孔子经典名言名句大全
1、子曰:“君子固穷,小人穷斯滥矣。”——《卫灵公》
2、子曰:“博学于文,约之以礼,亦可以弗畔矣夫。”——《颜渊》
3、赏析:这句话出自春秋·鲁·孔子《论语·为政》。通晓就是通晓,不懂得就是不懂得,这便是智慧。不懂装懂就是无知,学到的知识越多,越应当学会虚怀若谷。
4、11)四海之内,皆兄弟也。——《论语·颜渊》
5、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
6、富与贵,是人之所欲也;不以其道,得之不处也。贫与贱,是人之所恶也。;孔子八字名言精选
7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
8、过分的苛刻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更长久。
9、百家讲坛的论语心得:忠恕之道
10、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——孔子《论语》
11、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,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
12、《论语》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,用意深远,有一种雍容和顺、纡徐含蓄的风格。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。同时语言浅近易懂,接近口语,也是一个特点。
13、十子曰:“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”《论语》
14、子曰:“古者言之不出,耻躬之不逮也。”——《里仁》
15、·不怨天,不尤人。下学而上达,知我者其天乎!(出处)《论语·宪问篇第十四》(译文)我不报怨天,也不责备别人。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,了解我的只有天啊!
16、春秋·孔子《论语·公冶长》。本句大意是:不计较别人过去的劣迹。这句表现出孔子仁慈、宽容、大度的.道德观。只有“不念旧怒”.才能抛开宿怨,一切向前看;只有“不念旧恶”,才能在新的基础上团结起来,搞好事业。可用以形容胸怀开阔豁达,不斤斤计较。
17、1君子谋道不谋食,……君子忧道不忧贫。
18、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——孔子
19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,则远怨矣。——孔丘《论语》
20、孔子语录: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